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课程教学>>两组建设>>正文-> 

物化地生教研组第十二次集备活动

时间:2021年12月14日

地点:教室

主题组内观课并研讨

活动方案

1.沈芬老师和宋航行老师共同讨论第九单元第二课溶解度教学

2.沈芬老师在班开展组内公开课,理科教研组老师到场听课;

3.教研组老师进行课后研讨。

研讨记录

2021年1214午第节课,沈芬老师在九一班开展组内公开课——《溶解度》。沈老师由问题:在室温下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的溶解氯化钠展开。观察演示实验:在室温下,向20mL的水中先加入5g氯化钠,再加入5g氯化钠;最后再加入15mL的水,依次观察溶解现象,从而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思考如何区分某溶液是否饱和?只要保持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加入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从上述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感知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之后,沈老师又补充实验:在室温下,向20mL的水中先加入5g硝酸钾,再加入5g硝酸钾,加热,再加入5g硝酸钾,最后冷却,依次观察,并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进一步总结两种溶液转化的方法。观察到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因降温析出晶体,理解结晶概念和方法,观看海水晒盐视频,分析过程,体会蒸发结晶方法。最后,学生完成课堂训练,巩固提升。

理科教研组老师在课后进行研讨,认为本节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借助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让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自主讨论、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果更佳。

其它过程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