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正文-> 

南京市觅秀街中学2017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2017年觅秀街中学的课改中心、教科研工作将紧紧围绕觅秀课改的战略规划和系统建构,用务实和创新逐步实现科研兴校,用彻底的课改理念、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课改,实现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方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践行觅秀教育理念,以我校全面育人、全面课改、全面发展的质量方针为工作方向。依托教研与科研,生本教育为导向,树立大教育”、“大数据”的科研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研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以学校主要课题为导向,结合教师团队、备课组、教师个人相关课题研究,使科研工作全面铺开,对产生的实际经验加以推广。

二、工要工作

1.继续巩固和推进学校现有课改的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固化课程整合和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课改基础修养,落实课改五认真、配档表、工作日志;进一步打磨觅秀课改课堂,精心组织集体备课;进一步促进师生内在成长,师生海量阅读及读书报告会、育人故事分享;进一步促进自主能力培养及综合评价、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导师团、社团建设等校本化工作。 

2.借助教科研和课改,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与提升。

以申报和研究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为契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学校课改和科研的品质与效能;以学校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为契机,培植和打造全面课改教师核心团队。 

   3.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促进科研成果不断优化。

   借助校内外平台,落实校本培训常态化、多样化,确保教师每年继续教育课时的统计核算工作,提高达标比率;认真做好教师论文评选、审查、推荐工作,保障获奖率和发表率;充实校园网教科研网页,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学习、交流、推广、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课改产生的丰富资源,以多种形式呈现课改成果,刊印成集。

三、具体工作及保障措施

(一)做好“整合”“校本”研发、“社团”“课改团队”建设,以此为抓手,推动课改全面发展。

1.完善课程整合和校本课程研发工作,科学推进,注重育人。着力推进课程、课标、教材、课堂研究和整合,完善与创新校本课程,建立体现觅秀文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范式

2.负责开展落实好社团工作,主动跟进,注重特色。指导、跟进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检查晾晒;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展演和评价工作;鼓励创新,引导社团工作向纵深、特色发展,让社团活动更高雅、更高效,使学生在素质多元发展的同时真正拥有技艺、视野和特长。

3.指导、协调和服务课改团队建设。推动全校用觅秀课改的理念开展工作,并进行理念及实践指导;团结同事,严格按照课改的要求进行过程管理,踏实推进课改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课改资源,进行资料整合积累、分析反馈、固化提优;协调各部门工作,做好服务,保障课改效益最大化。

4.打造专业化和专家型的课改团队,管理好教师和学生课改培训工作。2015年,学校进一步跟踪和服务好教师个性化的培养,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打造高端导师培养团队,为教师规划设计针对性和人性化的发展方案;通过觅秀课改的全面推进和觅秀课堂改革不断完善,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课改,确保精通部分甚至全部课改理念、理论和实践技能,成为本领域的课改专家;通过校内外、市区内外的赛课、研讨、讲学、菜单讲座等助力我校教师走出去或请出去,推进高素质教师培养工程。本学期,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预习、课前和课中三次培训,做到目的明确、常态化、多元化,全面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建立三次培训的反馈评价机制,1个月至少1次对学生培训进行调研反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做到针对性更强。

(二)立足课改,抓好常态,协同其他部门,推动课改务实发展。

1.统筹和协同教务处规范导学案编制和使用,落实好课改五认真和集体备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饱满、开放、人性化的觅秀课堂等工作。

 2.统筹和协同德育处落实导师团育人、人生规划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分认定工作等工作。

3.落实课改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检查督导和考核评比工作,落实课改课题研究、创新发展、外宣交流等相关工作。

4.完善学校全面课改系统资料整理和台账管理,做到细致分类、合理统整、量化固化。

(三)阅读引领,师生同读,让课改更具文化魅力,推动课改内涵发展。

1.促进教师的阅读工作,引领教师海量阅读,协同学校组织好教师读书报告会,并整理教师读书心得。

2.让阅读更有生命力,做好语文、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指导学生每学期读完10本课外书和5本英语书(确保足量的中外名著),读深读透。重视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意识、阅读方法和阅读书籍等方面的指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与网络整合、情景交融、课堂内外相通的语文、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活动促阅读,师生同读,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英语读书交流会,本学期举行年级和班级读书交流会4次以上,创新活动组织形式,让孩子心灵在阅读的浸润中自由成长。
   (四)完善教科研制度,加强常规管理,推进科研兴校。

   1.制度建设。新学期,制定规范有效的教科研制度保证教科室工作的有效落实、高效落实,使管理达到规范化、实效性。

    2.网页建设。丰富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网页,凸现学校科研服务意识。本学期将对我校教育科研网页逐步完善,争取将教科研子网页建设成一个集教科研管理、网络学习、成果推广、信息发布和教师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3.科研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指导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结题以及论文报送、评比等常态工作,更加重视科研成果的双向推广与介绍。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对课题研究实施全程跟踪,学期末各课题组组长进行阶段性总结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提炼成果,把握研究方向,全面系统地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从而细化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管理,使课题研究更高效和规范。

    4.档案管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努力完成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工作,配合其他科室齐同协作,为教师教育科研、继续教育、师资培训、课题结题、大小职称定级和效能评估等方面的资料管理做准备。

(五)营造科研氛围,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1.营造科研氛围。通过学习转变观念,引导教师明确教育科研与专业成长的关系,形成有利的教育科研氛围。通过骨干示范,引领教师体验并感悟骨干的科研成长历程。发挥网络、网站的作用,享受资源,健康发展,构建有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师队伍。

2.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务实创新。本学期,借助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富有层次的课改公开课平台,通过微课、说课、评课、集备、专题沙龙、觅秀讲堂等交流形式不断推进教师对觅秀课堂仔细打磨,引导教师从课堂中、从学生实际中打开科研的切口,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同时,借助南京市教师培训网络化管理的契机,探索科研工作的开展经验,使我校教科研工作更富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3.完成学校对教师的成长规划,协调相关科室工作,共同推进教师的发展。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成长方式,本学期教师阅读专业书籍不少于4本,其它书籍不少于2本,总数不少于6本;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及时记录身边的育人故事,完成12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鼓励和支持教师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本学期,学校举行4次行政和老师读书交流会,开展3次青年教师育人故事交流会,做好期中期末2次全面育人总结。

4.引导教师进一步确认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通过课题研究、校本培训、自主阅读、自主研修,主动发展。每天安排好工作日志和配档表,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养成事事计划、日日反思、周周总结的好习惯;提高教师自身学习的内驱力和有效率。

教科研工作既要务实也要超前,务实才有“厚度”,务实需要纯粹的服务观念,务实需要把科研工作做到目标长远、系统全面、细致实在。超前才有“高度”,超前需要更新、贯彻课改理念;需要关注课改中的直接经验和现实问题,针对需要,科学取舍;更需要追求品质、执着创新,以此保障教科研、课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科学推进,完成本学期课改总体规划,实现课改的新突破、上台阶,打开全面课改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