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学校继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课改,坚持为成长而教育,为素质而教育,为觅秀而教育,突出生活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要义,丰富阅读文化和课程文化,打造第二课堂和智慧校园,体现随时随地随人育人,追寻育人之美和成长之乐。课程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学校全面育人、全面课改、全面发展的质量方针,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觅秀教育为办学理念,杜绝应试教育,为成长而教育,追求全面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实抓细常规、细节和过程,完善重点,突破薄弱点。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理论学习,课程整合力度要加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和创新,争取打造学校特色课程。继续与高校专家团队和高校社团牵手促进觅秀教育发展。立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全面课改、全面育人”,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真实的教育真正发生。
二、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课程发展中心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落实学校包科集备、请假、教研、课改五认真常态检查晾晒、赛课观课评课实验课开设等教学常规活动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定时、定学科开展教学视导,加大课堂巡查的力度。确保学校教研、两组建设、集体备课落实率达100%,课改五认真合格率超95%。
2.课程研究: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树立大课程观,把握课程核心和重点,整合课程,做好年级衔接和学科融合,推进学校基于课程整合的大单元“总—分—总”示范课型。确保学校各类课程开设率达100%,课程整合合格率100%。
3.课堂改革: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以“觅秀课堂”标准为基础,进一步打磨课改课堂,开展丰富赛课、观评课活动,以赛促课,以课促改。完善基于课程整合背景下觅秀课堂模式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上好导言课、常态课、反刍课。教师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超95%。
4.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遵照《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对接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开展阳光锻炼一小时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开发社会实践、校本、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学生将来服务于社会的综合能力。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体质健康水平、艺术素养水平、学业负担水平合格率达100%。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扎实做好教学管理
开学前利用全体教师会议,强调教务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开学后,课程发展中心依据规章制度严格教学工作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落实领导包科集体备课检查制度,保障每周二次集备活动的正常开展。经常深入备课组督查集备活动质量和规范,深入课堂检查教师课改执行情况,安排丁儒雅老师做好“巡课”检查并做好记录,课改五认真(导学案、活页、ppt、工作日记、观课记录)月检查晾晒形成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贯彻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常规管理。导学案编制走流程,包科领导把关负责,做好过程监控。定期举行教学、学科视导,促进班级教学、学科教学规范化。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问卷征求意见,以便改进管理方法。
(二)务必做实课程研究
向课标研究、课程整合要质量。探索初中三年大循环大单元课程建设整合课程,关注年级衔接和学科融合。致力提升课程研究和整合的水平,推进教学理论学习与研究,发挥备课组的教学基层核心作用。要求各备课组切实做好课程计划,研究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对课标、考纲、及教材进一步认真解读,深挖大纲与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同时,开展优秀校本课程展示和评比活动,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在上学期全面开设各类校本课程解决有无的基础之上,向课程内容要质量,精品力争开发形成“文本”,产生辐射效应。
(三)精心筹划赛课活动
积极策划、组织和安排教学研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组织教师对不同课型进行研讨,特别是开展带头人优质课展示,能手常态课展示和全体教师创新课、复习研讨课展示、试卷讲评课展示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情调查,组织安排好各考试教师的教学分析会,继续推进和宇通实验学校、东外、南师大等高校的对接,观课、磨课,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做好教学工作的反馈、调控与总结。尤其是和宇通学校的对接力求常态化,在交流和碰撞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
通过目标管理,过程评价,导师结对等举措保障课改稳步推进,加强对各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对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升学观教育。定期召开教师会议、学生会议、家长会议,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力争提高升学成绩。实行导师团包班制度,加强教学上的指导、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反馈纠正,帮助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高素质,精业务的教师队伍,继续开展“结对工程”,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校内开展活动,推动青年教师更快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五、具体措施
1.规范课堂形式,落实课堂评价
进一步解放思想,抓实抓细课堂教学常规、细节和过程,完善重点,突破薄弱点。4人小组AB学生分层(6人小组要ABC分层),展示B层学生,培训点评A层学生,问题聚焦B层学生。坚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构建体系,生成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加自主、自信和自由。
2.加强与文本的“有效对话”,重视生成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互联网资料查阅渠道,指导学生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与文本“有效对话”,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方面,展示环节,一些学生更多的是对解题过程的描述和讲解。在对题目间内在联系的对比、概括、提升等自主生成性的东西就显得不足;再如在展示环节,学生的学习反馈展示内容,用的多数是直接搬来的资料上的答案,没有进行有效思考和个性化解读。本学期将指导教师在导学时更多关注这一块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生成,学会自我建构知识联系。
3.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提速提质
引导全体教师加强课程理论学习,加强课程整合力度,完善基于课程整合的大单元教学,进一步锤炼总分总课堂,积极推进跨学期单元整合;进一步落实跨组交流,强化质疑和疑问区,建设好“小先生”辅导交流中心、让展示形式更精彩,让互动更实在,促进预设探究和生成探究相结合、落实分层培训和探究、完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和应用,突出课堂的开放性、生成性、生本性和自主性,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完善目标管理,坚持放手高效
完善早自习目标学习管理,实现有效放手、精准放手,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在固化已有觅秀课堂范式基础上,稳妥地打破原有课堂结构(实行申报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学习杜绝按先后顺序排列,杜绝时间分配固化,要按学习目标、性质、内容、难易等选择不同教与学方式。这里需要形成基本操作规范,并且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本,先学后导,以学定教。
5.认真开展课题申报与研究
认真开展《“互联网+”环境下初中生学习自动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基于课程整合理念的单元教学》和《基于ISO9001下城市保障房配套学校管理路径的研究》的申报和实践研究,从学生培养、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三个维度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来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学校文化特色形成。
6.丰富活动载体,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建设学校开放阅读空间,使用好阅读软件,做好阅读和作文考级,着力提升阅读和作文教学水平,落实好初中三年语文生活作文实施方案,编印好《觅秀生活》和《作文周报》,创编校报《行知觅秀》。丰富英语和语文阅读课程建设,将经典阅读和现代阅读交相辉映,创新学生阅读展示形式,推进学生图书漂流,选树好阅读人物,师生推荐阅读书籍。学校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走道图书廊和天井图书亭,规划布局好教师书吧、茶吧,让阅读文化浸润校园生活,弥漫学校角角落落。建设好学校广播站,培育好各种主持人,积极开展汉语听写比赛、成语听讲比赛、演讲朗诵比赛、课本剧创编比赛以及经典词句摘抄比赛等,让各种小型多样的比赛成为阅读素养展示平台。
7. 深化体艺课程,有形有色
大力推进翻转课堂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策略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育人绩效。贯彻好体艺两个条例,形成和固化音乐谱曲、笛子、二胡教育特色,完善美术国画、书法、国学教育特色,音乐和美术试点选课教学。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啦啦操、网球运动水平,积极创造条件组队参加区域、国家和国际比赛,拓展学生视野和发展平台。确保学生体能训练达标,运动技能在普及上突出重点,开展好足球、篮球特别是排球培训,让花绳和球操成为学校体育新亮点,寓教于乐,规范激活。让跑操更加规范化和韵律感,成为学生运动素养展示窗口。让上、下午阳光大课间活动更丰富充实,做到每人参与一个活动项目,每人参与一个活动小组,人人都在蓝天下阳光下活动,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
8.学以致用,面向全体学生
夯实研究性学习和技能课程设计,落实数学技能课动手操作以及各类理化生实验广泛足额开展。加强初三学生三基培训,加强课程整合力度,进度要比全区标准至少提前一个月,精心设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重视多手段提优补弱,激发学生精气神和学习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加强教研,重视考试研究和针对性拉练,培养学生积极情绪和学业态度,进一步激发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学习规范与文明修养。
六.预期成果及过程安排
(1)开学第一周,落实培训,全体教师研究课标完成课程整合报告,提前备好一个月导学案(电子稿)、两周(ppt)、一周导学案及活页(打印稿)备课,精心准备好开学第一课。
(2)开学第二周,全体教师上好开学第一课,包科领导、备课组长推门进班观课指导,制定课改带头人示范课活动方案。
(3)第三周推进课改带头人示范课及时总结会商,启动与外校集体教研合作活动。
(4)第四周全体新教师开展学科展示课,研讨各学科课堂标准。
(5)第五周完成学科展示课活动并总结评价,部门月工作内审及课改五认真检查晾晒。
9月份工作要点:加强备课组建设和管理,落实领导包科集备活动制度,执行备课组长例会制度。
通过带头人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活动,初步研讨各学科课堂标准,引领教师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同时让全体新教师接受检阅和辅导,使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
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从第一周谋划、第二周报批整改、第三周超市竞聘到第四周正式开设走上正轨。
(6)第六周、第七周社团、校本课程、阅读课程、数学技能课程第一次检查、评比晾晒,拟定新教师去宇通实验学校培训交流及备课组长指导课活动方案并实施。
(7)第八周继续开推进备课组长指导课活动同时开展新教师觅秀课堂达标课活动。
(8)第九周准备期中复习备考,组织期中拉练示范课和不达标教师二次达标课。
(9)第十周期中模块检测,完成部门工作内审和第二次课改五认真检查、评比和晾晒活动。
10月份工作要点: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和备课组长指导课、教师达标课活动,组织期中复习拉练和考试。选派部分教师到宇通实验学校接受课改培训。
(10)第十一周做好期中检测质量分析,完成学生、家长满意度调研。
(11)第十二周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按年级举行学风建设大会。
(12)第十三周完成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并表彰。
(13)第十四周制定学校第三届课改能手、带头人评选方案并组织宣传培训,开展区域赛课活动。
11月份工作要点:第十二周和第十六周陆续举办校级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如举行数学百题竞算活动、语文百词百句竞赛活动、英语百词竞猜活动);第十二周调研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校本阅读(展演与评价);完成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并表彰;制定学校第三届课改能手、带头人评选方案并组织宣传培训,开展区域赛课活动。
(14)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推进第三届课改能手、带头人评选活动。
(15)第十八周以备课组为单位推磨开展复习研讨课,完成部门工作内审和第二次课改五认真检查、评比和晾晒活动。
12月份工作要点:组织第三次课改五认真检查、评比和晾晒活动,推进学校第三届课改能手、带头人评选活动。
(16)第十九周开展社团、校本课程、阅读(数学技能)课程、研究性学习、科技拓展课程等总结性检查、评比和晾晒活动,督查相关课程学生专业技能证书考核与发放。
(17)第二十周组织好期末模块检测与质量分析工作,做好学期、年度教学部分绩效工资的核算。
(18)第二十一周做好部门学期工作资料整理归档,谋划好部门寒假工作安排和新学期工作计划。
元月份工作要点:做好学生、家长课改满意度调研,开好学校期末各类总结和表彰会议。协助学生成长中心做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和学分认定工作。认真总结学期觅秀课改新经验、新成果。。
七、其它工作及安排
开学初,整理学籍档案,办理转学、休学等各项手续;学期结束,做好下学期工作安排尤其是中考复习计划、报名工作筹备;建立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学期内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将教学资源库进一步完善。组织好教师校内、校外教研,学生调研考试考务活动。
详细工作安排见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表(后附)。
南京市觅秀街中学课程发展中心
201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