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课程教学>>正文-> 

语文备课组第十六周活动材料

时间:2024年12月17日上午第四节课

地点:八年级办公室

主题八年级“友善用脑”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活动方案:

1.“友善用脑”教研活动过程梳理

2.“友善用脑”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研讨记录:

(一)“友善用脑”教研活动过程梳理

活动第一部分,由竹山中学的王亮老师和东南实验学校的吴婷婷老师带来展示课。

王亮老师展示的《雁门太守行》由“诵读诗歌明诗意”“赏读诗明诗意”“比读诗歌探诗情”三个环节融汇而成。王老师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解决字音字形,在问题中引导学生从读到赏。接着他让学生认真聆听两首音乐,选择一首最契合本首诗诗境的背景音乐,借两首曲子感受诗歌意境。然后王老师以思维导图梳理诗歌脉络,抓颜色词语描摹诗歌画面。王老师更是以击鼓传旗的形式激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学生们组内合作,全班展示,精彩的诗歌创作有趣有味,引起一片赞叹。最后,王老师引入作者生平,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

吴婷婷老师展示的《北冥有鱼》一课,由学生们展示所搜集的与“鹏”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导入,并设置了“理解鹏之形象”“探究鹏之精神”“体会鹏之浪漫”三个学习任务。整节课吴老师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一小组选择一句话设计朗读重音,感受“鹏”的形象,并结合课外材料,进一步探究大鹏的品质,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接着吴老师让学生结合所搜集的与“鹏”有关的诗词句就“鹏之精神”进行讨论,并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们科普了我国以“鲲鹏”“鲲龙”命名的飞机,在视频带来的震撼中,学生们充分体会出大鹏形象对后世的影响。最后吴老师让学生在音乐中仿照原歌词结尾,创编一段歌词,给予学生创作的示例,让学生在想象创作中加深对鹏之形象和精神的理解。

活动第二部分,是三位老师带来的微讲座。首先是上元中学的胡丹老师,她开设了题为《巧用思维导图,开启智慧课堂——<天下第一楼>课堂实录展示》的讲座。胡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梳理人物关系,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工合作,将戏剧片段情景再现。

接着由竹山中学于婷婷老师带来《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读写支架》讲座。于老师从新课标入手,向老师们具体解释了“思维能力”的定义及重要作用,并展示了多种思维导图的形式。之后从“整本书阅读”到“融通读写一体”到“读写教学中的思维转变”,于老师细致讲解了思维导图的运用及教师教法的转变与创新。

最后是开发区学校的常娟老师开设的《善借善用,友好共赢——以七上语文教学为例》的讲座。常老师生动讲解了“何以友善用脑”和“以何友善用脑”两大内容。她建议教师们要对自己友善,保持积极心态,承认“术业有专攻”;要学会“善假于物”,善用资源,借助生活,扩大视野,梳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组建育人共同体。

(二)“友善用脑”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1.教师要巧思妙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关注创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借助小组的力量研讨、修改。

2.突破单篇教学的限制,可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将课内文本和课外资源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深刻理解重要知识点。

3.善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情节、人物形象、答题思路、整本书阅读等,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4.跨学科融合,梳理语文学科和各学科的关系,善借善用。

过程性材料签到簿、活动照片、活动记录。

IMG_7087.jpg

IMG_7086.jpg

IMG_7088.jpg

撰稿:闫 

校对:李中原

审核:李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