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课程教学>>两组建设>>正文-> 

物化地生教研组第二周活动材料

一、主题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示范课

二、活动方案

1沈芬老师和化学备课组其他老师共同讨论教学设计;

2由沈芬老师在九三班开展内公开课,理科教研组老师到场观摩课堂;

3组内公开课后教研组老师进行课后研讨。

三、研讨记录

2024年2月26日上午第四节,沈芬老师在九(3)班开设一堂示范课,内容为九年纪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在课堂一开始,沈老师由生活中常见的酸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突出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盐酸、硫酸,探究其性质。

紧接着,沈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浓盐酸、浓硫酸,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打开试剂瓶盖,让学生闻气味,观察有无其他现象,记录在课本相应的表格中,结合相关密度数据,总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两种酸的用途,知道胃液中含有盐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沈老师再次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纸上、小木棍、布匹,学生观察现象,体会浓硫酸的腐蚀性,教师解释原因。实验室常用稀硫酸进行实验,如何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正确操作以及错误操作的后果与原因。最后,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酸的化学性质,黑板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理科教研组老师在课后研讨时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节课内容充实,课堂氛围活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明显。同时,他们也指出了课堂的几点不足:1.实验教学略显不足,教师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增强实验教学;2.板书略显不足,应该对知识点进行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课下进行复习。

四、其它过程性材料

QQ图片20240301093228

QQ图片20240301093222

QQ图片20240301093212

撰稿:沈芬

校对:李中原

审核:李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