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 备课组活动记录3
一、主题
基于学情的课堂设计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9月19日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方式:听课、研课
活动过程:分班级听课;统一评课。
三、研讨记录
1.上午第二节许宛宁老师在九1班开设公开课《文艺复兴运动》。
2.上午第三节宁茜老师在九2班开设公开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集体评课
(1)许宛宁老师、宁茜老师说课
许宛宁:本课《文艺复兴》是九年级上册第14课,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要求把人们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逐渐开始关注人本身,追求现世享乐,所以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从“文艺复兴为什么率先在意大利开始”去探究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再通过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感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文艺复兴运动讲述了这一时期“人”的发现,下一节课则讲述了“世界”的被发现。
宁茜:这一节课属于走向近代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走向近代是需要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从生产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导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本节课专有名词比较多,因此我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梳理线索。最终再回归单元主题,强调走向近代的过程性。
(2)教研员评课
两位老师的上课环节都很完整,课上语言流畅,及时关注学生,注重朗读、讲练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历史学科素养,史料实证,培养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其它过程性材料
撰稿:邱 月
校对:李中原
审核:李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