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示范课
二、活动方案
1.杨飞霞老师和其他老师共同讨论教学设计;
2.由杨飞霞老师在八一班开展本节组内公开课,理科教研组老师到场听课;
3.组内公开课后教研组老师进行课后研讨。
三、研讨记录
2023年3月29日上午第四节,杨飞霞老师在八(一)班开设一堂示范课,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在课堂一开始,杨老师由青藏地区的牧场引入,放视频让学生感受青藏牧场的牦牛饲养情况,展示牦牛奶并由此导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并归纳范围。学生自主学习,培育读图指图能力。
紧接着,播放一段牧场日常生活的视频,观察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南京的差距,并由此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势地形、气候、景观、河流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突破重难点。青藏地区的高海拔导致寒冷的气候,因此,高寒是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从而导致这里景观、植被、河流与其他地方有所差异。让学生条理清晰的掌握其自然特征。高寒的自然特征对青藏地区农业产生影响,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这里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河谷农业为主,并深度思考农产品品质优的原因。
最后,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为牧场发展提出建议措施,集思广益,开到脑筋,让学生们的思想不局限于课堂,让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地理学科成为有用的学科。
理科教研组老师在课后研讨时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节课内容充实,课堂氛围活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明显。同时,他们也指出了课堂的几点不足:1.随堂检测题目不够新颖,应该结合时事热点对题目进行更新;2.板书略显不足,应该对知识点进行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课下进行复习。
四、其它过程性材料
撰稿:杨飞霞
校对:李中原
审核:李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