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校本研修计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南,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秉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聚焦我校教育实际,着眼队伍长远发展,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和师能水平,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提高工作实效,积极落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活动,以江宁区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为契机,落实好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改课堂、努力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措施
(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和突破口,深入推进,切实解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实际中的疑难问题,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在课题探究中形成科研实践新成果。积极做好江宁区个人课题过程性材料提交工作,指导课题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1.突出课题研究的引领性。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针对我校的办学现状,我们要努力让理论融入实践,课题融入工作,研究融入教学;改革融入课堂,创新融入课程。根据教育局会议精神和校长室的要求,本学期,努力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细化研究计划和步骤,重点开展本课题的赛课、研讨等活动。按照省市课题研究管理细则,强化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对各课题研究过程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做好对相关立项规划课题的中期和结题工作指导。积极推进省市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课题申报和十四五课题申报。
2.促进教师在写作中取得突破。
抓实研究过程,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特色发展、教育质量提升、课程建设以及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不搞假课题、空研究,要真探究、真实践,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和品质。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紧扣课题研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写作专题培训。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案例评比,重点做好教学案例的评选推荐工作,继续开展好觅秀论文和课题的评比活动。同时,学校强化优秀研究成果的提炼推广,提升成果影响力。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推进教师积极发表论文。在推广过程中让优秀经验形成校本优势项目,进而形成校本品牌。
3. 重视校本科研成果
积极推进教师阅读活动,创新阅读活动开展形式,本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读书心得评比活动,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育人故事交流会,积极推进省市课题、德育课题、个人课题研究,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课题申报。
(二)以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整体同步提升。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论丰富、观念更新、勇于探索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教育才能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本学期完善学校各类名师工作室,完善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区带、区优青的典型示范作用,以导师制、研修活动、讲座讲坛、专题培训等抓手,推进生活课堂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同时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
1.认真开展好教师结对发展活动。
本学期继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案,建设好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鼓励和支持教师发展。落实好双导师制结对,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发展共同体结对优势,并加强导师结对活动的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导师发展共同体活动情况,完善导师工作常规制度和结对考核制度。
2.以个性培养促进教师成长。
以教师专长和兴趣为标准,以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规划为方向,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整体教改水平取得突破,走向高端。为名师培养创设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武、论文大赛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3.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
学校适时适地组织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和校际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拓展教师视野,推进课程改革。本学期继续保持内引外联,拓展教师发展资源,深化与竹山中学的合作,定期开展各类交流研讨活动,实现合作共赢。
(三)以“觅秀讲坛”为平台,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教师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实现专业发展成长,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的形势要求。本学期将依托“觅秀讲坛”,继续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分享。创新开展校内菜单讲座,为教师们主动发展搭建平台和创设空间。
1.举行读书交流会和报告会。
本学期定期开展年级内部或备课组内的读书交流,在学校层面以备课组形式开展2次校级读书交流活动,人人参与,形式多样。各老师读书后及时写下读书心得,按时上交给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及时在网上进行晾晒。同时,本学期继续做好教师好书推荐及评选学校教师“读书人物”等相关工作。
2.组织好青年教师育人故事交流会。
本学期培训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拥有育人情怀,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善于发现育人契机,及时撰写育人心得和随笔。学校定期开展2次青年教师育人故事交流会,分享育人的困惑和喜悦,内化育人理念。
3.校内菜单讲座要创新开展。
加强校级“菜单库”的建设,发动教师积极加入校内菜单讲座,组织好“菜单”讲座活动,为教师培养创设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本学期立足本校教师的特色,根据他们的特长组织优秀教师在校内开展菜单讲座,这样既能促进讲座教师专业成长,又能让全体老师得到学习、分享、交流、成长的机会,增强教师主动发展及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荐优秀“菜单”走出校外。
4.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的了解各学科的前沿动态,外出培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走出去是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坚持在做好防疫防护的同时把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特别要加强基于觅秀课堂教学、教改专项、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方面的专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对教改培训要深化,既要覆盖全面,更要聚焦要点、破解难点。要创新培训模式,坚持把专业培训和日常教学、教研、育人结合起来。
三、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
项 目 | 内容或主题 | 形 式 | 对 象 | 负责人 | 备注 |
师德培训活动(1个专题) | 师德标兵 | 培训及评选 | 全体教师 | 何美萍 | |
班主任专项培训(2个专题) | 班级管理及学生评价 | 线上交流 | 全体班主任 | 邱 月 | |
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方面的教师全员培训活动(至少1次) | 课堂评价标准培训 | 线上交流 | 全体教师 | 李中原 | |
青年教师发展班或发展团队活动(至少2次) | 青年教师育人故事 | 汇报交流 育人故事 | 全体青年教师 | 王晓云 | |
教科研“菜单式”培训(1个专题) | 区级菜单讲座 | 讲 座 | 全体教师 | 王晓云 | |
教科研专题指导(1次) | 课题研究指导 | 讲 座 | 全体教师 | 王晓云 | |
二级培训活动(半年非固定学科至少5次) | 创新课、研讨课、示范课 | 校内赛课 | 全体教师 | 李中原 |
四、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类线上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班、提高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以区科研部为依托,开展专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3.出台倾斜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4.结合学校办学情况和师资水平状况,有计划地安排学科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进修和观摩。
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