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南京市觅秀街中学邀请东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周智宁莅临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做一个有目标的教师》的菜单讲座,活动由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王晓云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周特用一棵大树带给我们的启示作为开场白,让我们认识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树一样,都需要时间、坚守、根基、向上长、向阳光等条件。
精彩的开场白后,讲座进入正题。周特的讲座主要从专业成长的路径规划和专业成长的感悟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周特详细阐述了专业成长的七个路径。一是主动意识,它是专业成长的前提。只要你愿意,教师的职业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晚。二是课堂,它是专业成长的摇篮。教师只有拥抱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才会拥有幸福的教育生活。三是学习,它是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可以读书,钻研报刊杂志,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钻研教材,看看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教材,还可以读点闲书,做一名博学的老师。四是反思与写作,它是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美国学者波纳斯提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反思方式有随笔式反思、教学后记式反思、教案式反思等。五是规划,它是专业成长的航标。教师要认识自己承担的角色和自我特征,撰写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该如何走。六是积累,它是专业成长的垫脚石。教师要积累材料,集聚实力,可以积累课件,公开课,文章、获奖证书等,建立自己的文档库。最后一个是机遇,它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接着,周特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广度、深度等维度展开,谈了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悟。教师要有自己的代表课,要做“四有”好老师等。周特用一句话总结道,优秀是逼出来的。
讲座最后,周特送给大家教师生命发展之生涯规划的“四字诀”,即:教好书,育好人,多读书,多写作,和大家共勉。
周特的讲座既有道的引领,又有术的指导,实现梦想的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希望教师们能从现在开始,树立目标,规划路径,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撰稿:王晓云
校对:何美萍
审核:李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