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学生成长>>主题实践>>正文-> 

第五周教师国旗下发言

  传承文化  缅怀先烈

丁晓勤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承文化,缅怀先烈。

    大家都记得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谈到清明节,总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延续了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2006年更是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们要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祀先祖、学习感恩。

  生命已逝,也无来世之说,我们的祭奠他们也收不到,那我们为何还延续着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祭奠,只是一种形式,正如我们开运动会,要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本身与运动无关,但它可以唤醒我们心中的激情。祭奠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情感。

  祭奠祖先,表达的是子孙对亲长的追思,这种情感显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它不仅是思念的情感和行动,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对先人永怀感恩之心,感谢先人赋予我们生命并给予荫庇,并借祭奠将这种思想传继给后代,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亲人,笃行孝道!“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唤起的是怎样一份对家对亲人的深切的牵挂!

缅怀先烈,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头顶的红旗,永远也不会忘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数不胜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1998年抗击洪水,2003年抗击“非典”,2012年众志成城,抗击这场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汶川地震。这些英雄们甘于奉献,不怕流血甚至牺牲。在危难时刻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面对他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呢?烈士们是离开了我们,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呢?正因为有了无数的这些离我们远去的英雄,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同学们,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好好珍惜,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好好努力,用实际行动传承悠久文化,告慰烈士忠魂!

谢谢大家!

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