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持久开展好“我们的节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19年元月23日,在这辞旧迎新的年末,南京市觅秀街中学特邀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陶思炎教授,为我校师生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隆冬时节话新春——过年的节俗与节物》主题讲座,让即将步入寒假的学子们,在年末对过年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次活动,由学生成长中心王琪老师主持,王校长、部分教师及三个年级260多位学生共同聆听了陶思炎教授精彩的演讲。术业有专攻,陶教授作为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虽已迈入古稀之年,但仍旧笔耕不辍,不仅研究传统民俗文化,更不断推进家乡南京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地方文化落地生根。对觅秀街中学来自46个外省市的学生而言,无疑将增强他们对南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首先,王琪老师为“我们的节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专题讲座的开讲致辞,春节穿越时空,至今都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希望。春节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学生,学习民俗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培养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而陶思炎教授的简历和研究成果说明了他在这方面的权威性。
接着,陶思炎教授从年的传说、新春节物、除夕民俗、新年装饰、春节色调及元宵节民俗六个方面阐释,为我校师生对春节民俗文化作了深刻的解读,陶教授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丰富有趣的小故事展开,事例详实,生动活泼,图片资料直观性强,引得我校学生对春节民俗节俗的强烈兴趣,大家认真聆听,现场互动热烈。尤其在春节贴“福”字中,陶教授指出当下生活中常见的“福”字倒着张贴的误解,让广大学生深深感知到身边的民俗文化的常识重要性。
借由此次专题讲座的契机,学校决定特聘陶思炎教授为我校中华优秀民俗文化顾问,王校长为陶教授颁发了聘书,以持续长久地推进民俗传统文化在觅秀街中学的传承。同时,陶教授也热情地赠予我校《陶思炎文集》,将民俗文化传播得更久远。
最后,王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从陶教授的讲座中,让孩子们更大限度地领会到节日民俗文化的魅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再次感谢陶教授的倾情开讲,在隆冬时节,为我们本学期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文化凸显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彰显着一所学校的底蕴。陶思炎教授有关春节民俗文化的专题讲座,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华文明和民俗习俗文化的认知,而且拓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助于我们的传统节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