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教师风采>>正文-> 

追寻和坚守师德的底线

白连顺

《师德“微”问题及教育诊断》是省二师院金薇薇教授写的,她为人开朗谦和,我常常称她为金大姐。此书我是2018年3月27日至31日去福建龙岩党务培训期间看完的。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消遣和生活,虽引起一同参培党员干部的好奇(还给我拍照),我认为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快乐。这正好像我五一期间去威海一样,我一路上把莫言的《蛙》看完了,无论高铁、飞机还是候车大厅和宾馆,我都在看,不觉得什么异样,反而有一丝自豪。只是一路上好像没人在看书,感到一丝悲凉。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换而言之,师德无小事,事事皆师德。金薇薇大姐的著作启发我对师德新的思考,让我萌发要认真制定《觅秀街中学教师师德规范》或《觅秀街中学教师礼仪规范》,也触发我思考师德建设是否止于学校、止于师生之间。我邀请了金薇薇大姐来我校做讲座,基于“微”问题、“微”现象谈谈书、谈谈师德,不唱高调,不说假话,多接地气,多一点以事实说话。

《师德“微”问题及教育诊断》让我更认识到师德其实也是学问,没有人故意与师德过不去,只是不知道师德的底线或边界在哪里。我们常常说要师德高尚或师德优秀,其实师德本身就是一种高尚和优秀,无需再重复强调。只要守住师德底线,师德合格,我们一定是有师德的人,是高尚的人、优秀的人。而这底线不至于在学校、在师生间,而是教师整个生活空间与生活过程。狭隘的师德认知只能让老师们成为双面人,加剧教师人格的割裂和价值的迷茫。师德是一种真,一种善,更是一种美的东西,师德不能不着边际、不能不修边幅,她是一种自我规范,以德立身;更是一种人性光辉,春风化雨

第一,守住法律的底线。

教师首先是公民。说实在的,很多师德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法律认知、法律遵循问题。作为公民就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犯罪。同时,教师也是从事教育职业的国家公职人员,还要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这好像要求不高,其实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师德要求。那些社会上违法犯罪的教师败类其实就是没有守住法律的底线,玷污的教师光辉形象,本身就是师德肮脏龌龊的人。要培养师德,教师应该知法守法,尤其那些近乎道德层面劝导的法律法规,依法修身,依法执教,不违法犯罪,首先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公民,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育职业的从业者。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真正懂得要尊重和守护学生的法律权利,维护学生受教育权、休息权、人格尊严权、健康权、劳动权等,敬畏规则,敬畏法律。

第二,守住校训的底线。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最核心准则与规范,是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源泉,是学校历史文化发展传承的浓缩精华。我们学校校训“觅秀”提到:觅学生之善,秀育人之美。其实做到这一点,肯定师德合格。觅学生之善,显然是友善的、欣赏的、期待的,她要求老师们不戴有色眼镜,眼中不要有歧视,不要紧盯着学生缺点不放,要面向全体学生,“风物长宜放眼量”,师德就要爱生,爱生就要觅学生之善,善于发现、善于激发、善于培育学生之善。教师要真正认识到绝对的坏学生是没有的,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位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任何师德问题,都表现在师生关系不和谐,而这原因除了没有觅学生之善外,也没秀育人之美。在教言教,在职言职,在岗言岗。师道尊严本身没错。但是这师道尊严本身不是老师自己给的,不是自封的,而是学生、是社会大众认可的,需大众点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对学生简单化作狼妈虎爸式育人、盛气凌人式训人、冷若冰霜式处人、故作姿态式帮人,都是违背师德本意的。显然,再多美好的动人的理由都是苍白的。对学生这样不可,对同事、对他人也一样不可。

第三,守住细节的底线。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师德不是空洞的、缥缈的、形而上的,师德是活生生的。师德是修养,师德无小事,细节就是修养。师德是礼仪,但也不局限于礼仪,是平常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举手投足、眉宇之间都是师德。师德不应有华丽的词藻,不需漂亮的外表包装。再符合礼仪的言行如果内心不纯洁、信仰不坚定,那师德是不过关的。师德不是天生的,不是自封的,不是自我标榜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正的师德是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本分,是一种自然的真实的流露,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阳光心态和儒雅情怀。

师德是随时随地随人发生,师德培养需要一点一滴积累,需要锤炼更需要滋养。践行师德,要立足在教师职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作为教师,要一辈子学做教师,要一辈子修炼师德。师德不是卓尔不群更不是鹤立鸡群,师德就是一汪春水,春风拂面、春风化雨,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四,守住生活的底线。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但职业之外也要师德。师德是私德更是公德。教师也是人,人者仁也。师德是教师的人格素养,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展现。师德不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师德无处不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社会越进步,师德越需要。师德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告别旧有的老夫子式师德。师德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是不能割裂的、剥离的,更不能只是从事职业的需要而强调师德。生活、社会和时代需要师德,需要师德影响和引领大众,引领和助推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弘扬正气,弘扬正能量。

教育生活、学校生活只是我们人生和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也要过大众的生活,8小时之外要回归家庭和社会,成为普通家庭成员和普通社会大众一员。但是这种回归并不等于教师师德的剥离和教师的自我任性,不能校内校外判若两人。师德让我们既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特立独行,让我们自然地融入社会,优雅地打扮自己,打扮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和多彩的情调,即使个人独处的家居空间也洋溢整洁美好生活气息。教师要拥有家庭美德,树好家风;要拥有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气;要俭以修身,树好私德。这样,有师德的人,有人格的人,才能真实地活出自我,才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职业心态,才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人际环境与职业生活。